這個問題隨著6月2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有了新的答案。這次會議確定了三類“互聯網+農業”的措施:
一是在農業生產方面,加快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擴大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范圍、規模和內容,推進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
二是在農產品營銷方面,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工程,強化電商企業與小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產銷對接,加強農村網絡寬帶、冷鏈物流等設施建設;
三是在培育農村新經濟、新業態方面,鼓勵社會力量運用互聯網發展各種親農惠農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農村深度發展,帶動更多農民就近就業。
具體到個人,如果你是專業的種植或養殖戶,無論是家庭農場主還是經營大戶,可能主要應考慮如何運用物聯網技術,這方面社會上已經有一些公司可以提供相應技術服務了。國家在這方面正在推動農業遙感衛星系統等工程項目落地實施,并在著手開展大田種植、設施園藝、畜禽養殖、水產養殖物聯網示范基地建設,推廣一批節本增效農業物聯網應用模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與本省農業部門進一步了解相關政策。
如果你是農民經紀人、流通協會等從事農產品營銷的從業者,可能對市場信息更關注。但老實說,我個人覺得目前的農產品電商還沒有什么成熟的經營模式,與小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更是欠缺。農產品電商話題太大,在此不多說了,國家目前也在做一些事,比如信息進村入戶工程、農產品電商出村試點等,但要見到成效可能還得假以時日。當前最重要的是由行業組織和專業化的公司把物流系統的收儲運輸能力提高,如果再把加工搞上去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返鄉創業或下鄉投身農村“雙創”大潮的一員,這方面主要是搞產品營銷和鄉村旅游的,目前看主要是在線上經營,包括各種電商平臺。再高端一點的就是模式創新,營銷創新。個中的關鍵是如何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做出特色來。(完)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